11月21日下午,清华大学生安锋教授应邀做客威尼斯7798cc2024年第9期“文渊论坛”,为全院师生作题为“美国韩裔作家李昌来《我在国外那年》中的世界主义理念与写作实践”的学术报告。讲座由威尼斯7798cc宁明教授主持。
生安锋首先介绍了李昌来作为美国韩裔文学界的领军人物,以其独特的跨文化视野和实验性创作手法在文坛上取得的成就。李昌来至今已出版六部长篇小说,其中《我在国外那年》以第一人称视角叙事,讲述了主人公蒂勒·巴德蒙与华裔商人彭楼的跨国商业冒险,以及在此过程中对自我身份的重新审视。
讲座深入探讨了李昌来作品中的族裔特性、文化融合和伦理议题,展现了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的时代特征。生安锋指出,李昌来的作品情节跌宕起伏,故事走向难以预测,充满了出人意料的转折与突变,这为研究越界因素、世界主义表征与创新性叙事技巧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在文本分析环节,生安锋探讨了李昌来作品《我在国外那年》中的族裔性元素、世界主义符号和陌生化诗学策略。他指出,李昌来通过关注角色的族裔身份和揭露种族偏见,展现了个体在跨文化背景下的挣扎与成长。作品中的理想世界主义符号,如彭楼、小维克多和食物,以及“沙卡手势”,象征着跨文化交流和个体身份的探索。生安锋强调,李昌来通过语言和文体的创新,挑战了读者的惯性思维,促进了对全球化时代下跨文化交往和个体身份的深刻反思。
在互动环节,生安锋就“文学作品的独立性是否会削弱其世界性”等问题进行了回答。他着重强调了文学作品民族性和地域性的重要性,并表示文学作品需体现在全球性共识,在此基础上地方性文学才能走向世界。
此次讲座不仅为师生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美国韩裔作家李昌来作品的平台,也为探讨世界主义理念与写作实践提供了新的视角,进一步促进了学术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为师生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